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
国家级“一级癫痫中心”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3个
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
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
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信息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医院荣誉
医院宣传视频
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便民服务
自助服务
医保服务
出诊/停诊信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健康宣教
党群工作
党组织简介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特色医疗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特色疗法
专病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特色护理
科室介绍
重点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急诊
医生介绍
专家团队
名医名家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医学教育
针推教学
进修报名
进修公示
进修下载中心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公示公告
医疗收费公示
预决算公示
招采专区
招标采购
供应商须知
下载专区
医护园地
医护风采
护理动态
联盟工作
专科联盟
专家团队工作站
对口帮扶
医院招聘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腹针治疗失眠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日期:2023-05-06

腹针是以腹部先天经络系统为基础,依据“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的含义,可以把人体经络的形成追溯到胚胎期。胎儿是通过脐带从母体汲取营养逐渐成形的,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在先天即已形成,这些通道便是经络系统。基于上述观点,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腹针能通过调节腹部经络已到达沟通脏腑,且向心肝脾肾等脏腑进行逆向调节,使各脏腑达到平衡状态,以“神网调控系统”为核心,二者相互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中医眼中的“不寐”

中医在对不寐的研究中将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辨证论治分为肝火扰心型、痰热扰心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胆气虚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针刺选穴也各不相同。

“不寐”症中的心脾两虚证是指患者心血不足同时伴有脾气虚弱等病症,有不易人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

腹针选穴治疗心脾两虚证

主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外陵(双)、商曲(双)、气穴(双)、气旁(双)。

配穴:照海、申脉、印堂、四神聪、神门、安眠、心俞、脾俞、足三里。

针刺方法:首先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40 mm x 0.3 mm ),舒张进针法进针,进针30mm作为深刺;然后对双侧滑肉门和外陵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40 mm x 0.3 mm ),舒张进针法进针,进针20 mm作为浅刺;双侧商曲、气穴和气旁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25 mm x 0.3 mm),舒张进针法进针,进针10 mm作为浅刺,针刺时注意避开毛孔和血管处,快速刺皮,边进针边感受到手下有沉紧感即可,只捻转不提插,不需追求酸麻胀痛感,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腹针联合传统针灸,在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在疗效、疗程、改善生活质量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