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
国家级“一级癫痫中心”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3个
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
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
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信息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医院荣誉
医院宣传视频
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便民服务
自助服务
医保服务
出诊/停诊信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健康宣教
党群工作
党组织简介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特色医疗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特色疗法
专病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特色护理
科室介绍
重点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急诊
医生介绍
专家团队
名医名家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医学教育
针推教学
进修报名
进修公示
进修下载中心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公示公告
医疗收费公示
预决算公示
招采专区
招标采购
供应商须知
下载专区
医护园地
医护风采
护理动态
联盟工作
专科联盟
专家团队工作站
对口帮扶
医院招聘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唇干裂,中医中药有妙招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日期:2024-03-01

一年四季嘴唇都很干尤其到了冬春季节更严重,只要说话时嘴唇开合过大或大笑,就会导致嘴唇开裂出血。每天勤喝水、敷唇膜、涂润唇膏,什么办法都用过了,但嘴唇还是老样子,问该怎么办?

其实,像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单纯的干燥所能解释的了,在中医里,这叫“唇风”。

唇风又叫“驴嘴风”,主要表现为嘴唇干燥、皲裂、有纵沟纹或裂沟、脱屑、出血、疼痛等症状而久治不愈,有时还会伴有真菌感染,形成假膜且不易揭去,表现为红肿、糜烂等症状。

西医将唇风称为脱屑性唇炎,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营养缺乏、遗传因素、精神刺激以及温度变化有关。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可用唇膏、药膏涂抹嘴唇,已经真菌感染的可用抗真菌类药膏涂抹治疗。 

《黄帝内经》里记载:“脾气开于口,其华在唇”。这也是中医所说的“脾开窍于口”,就是说,嘴唇与脾胃关系密切,嘴唇的种种异常症状说明了脾胃功能的失调。

一般而言,唇风有以下三个常见病机:

1. 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清代《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唇风》谓:“唇风多在下唇生,阳明胃经风火攻,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疼。”

足阳明胃经环唇挟口。如果胃经蕴热,加上受到风邪侵袭,以致风火相搏,就会循经上犯,结于嘴唇。

现代人过食辛辣厚味,加上烟酒刺激,致使胃经郁热,如果再受到风邪等外邪刺激,就会风热相搏,引动脾胃湿热之邪循经上蒸,结于唇部,初期可能只是嘴唇发痒发干,天长日久,就会脱屑、开裂,甚至连嘴唇周边皮肤都会发红、糜烂。

2. 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外科证治全书》记载:“唇风多生下唇,初发痒红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似无皮之状,此脾经血燥也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愈乍发,积月累年”。

可见,如果脏腑火热内蕴,日久就会耗伤津液,以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嘴唇就会失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渴”,身体渴了,不光皮肤会干燥发痒,嘴唇也是。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嘴唇开裂发痒之外,还会伴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身体燥热等症状。

3. 生化不足,唇口失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不能生化气血,并上达至唇口,唇口就会失养。

现代人贪食寒凉,常导致脾阳受损,而脾阳负责运化水谷,脾阳不足,就会影响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脾胃虚弱的人,除了唇口失养之外,还常见积食腹胀、四肢不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状。 

三、按摩艾灸,也是很好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知道,嘴唇之所以干痒开裂蜕皮,在多数情况下,与胃经蕴热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先灸胃经的荥穴——内庭穴,因为荥主身热同时,由于脾胃相表里,脾开窍于口,所以嘴唇出问题也跟脾经蕴热有关,我们可以加灸脾经的荥穴——大都穴。其次,针对嘴唇干燥的问题,建议艾灸嘴角处的地仓穴,直接给嘴唇补充津液

如果这3个穴位灸了以后,好转还不明显,就需要进一步对因施灸了。

01.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针对湿热的情况,建议艾灸曲池穴。曲池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性属土,合治内腑,故可清泻阳明,清利湿热。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可泻除热毒郁遏肌表的各种皮肤疾患。

02.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在针对阴虚血燥的穴位中,首推然谷穴,它堪称专治阴虚血燥的大补阴丸阴虚血燥者多由火旺所致,然谷穴是肾经的荥穴,属火,而肾经属水,故而它滋阴泄热的作用正好可以平衡水火,特别适用于火旺引起的阴虚血燥。而且,很多中医大家也认为然谷穴作为人体自身的大药,其滋阴补阴效果比大补阴丸还要好。

03.生化不足,唇口失养

生化不足说明脾胃虚弱,尤其以脾阳虚衰最为多见。足三里是胃经合穴,艾灸足三里可以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不光能适用于唇口失养,还能适用于因脾阳虚衰以及胃经气血不和所致的面色无华、皮肤萎黄、皱纹丛生等影响颜值的症状。 
以上穴位,每次可以艾灸20分钟。

四、内外同调,嘴唇不再干裂

01.中药小方

组成:山药9克,黄芪6克,煮水,分两次服用。这两味药化裁自张锡纯的玉液汤,玉液汤是治疗消渴的方子,张锡纯认为人之所以口干渴,并不是身体缺水,而是因为身体里的气火不够,水液没有被气化。山药补脾,同时还能捎带补补肺,因为它色白,色白入哪里?入肺。肺主行水,负责把身体里的津液输布到全身。 所以山药是脾肺并补,而且它本身汁液又很多,一方面能滋补脾肺阴液,一方面又能加强脾胃生化津液气血的功能。 黄芪能补一身之气,主要是补脾气。黄芪补气升阳,能够让脾运化,脾一运化起来,水湿津液就可以往上蒸腾气化。

02.维生素B2

体内缺乏维生素B2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口角炎、唇干裂、舌炎、阴囊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要想解决只需要补充维生素B2就能慢慢痊愈了。维生素B2甚至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03.润唇膏

润唇膏可以保湿,改善嘴唇干裂的症状,适时涂抹是有好处的,但它不是药,如果前面提到的病根还在,那么,再怎么涂也是好不了的,需要用药治疗。我院应用中药制剂紫连膏,也可起到祛风清热,润燥止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