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
国家级“一级癫痫中心”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3个
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
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
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信息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医院荣誉
医院宣传视频
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便民服务
自助服务
医保服务
出诊/停诊信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健康宣教
党群工作
党组织简介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特色医疗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特色疗法
专病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特色护理
科室介绍
重点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急诊
医生介绍
专家团队
名医名家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医学教育
针推教学
进修报名
进修公示
进修下载中心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公示公告
医疗收费公示
预决算公示
招采专区
招标采购
供应商须知
下载专区
医护园地
医护风采
护理动态
联盟工作
专科联盟
专家团队工作站
对口帮扶
医院招聘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推拿科特色疗法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日期:2025-04-01

1.整骨(整脊)推拿:在传统推拿基础上,重视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人体结构变化,注重利用手法调整骨关节解剖位置异常,结合整脊枪疗法,一定程度上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研究表明,及时对脊柱和关节的错位进行合理的手法调整有利于人体的神经功能正常,保持五脏功能正常。

主要适应病症有:颈椎病,产后骨盆错位导致的腰痛、翻身困难、骶髂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脊椎小关节紊乱、四肢关节错位、肩周炎、落枕、面神经麻痹、颈源性头痛等。


2.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以邰先桃教授为主的技术团队,用推拿手法为小儿防治疾病,不良反应少,疗效卓著,使小儿免去打针吃药之苦。在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泄泻、便秘、腹痛、呕吐、食积、厌食、遗尿、夜啼、肌性斜颈、发育迟缓、脑瘫,以及小儿预防保健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图片30.png        

3.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内热针是集针刺与温灸于一体的新型针具,可以有效松解深层组织,缓解肌肉疼痛和神经压迫。 超声引导下可以精准定位病灶,把针刺到病灶,对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比普通温灸好。主要适应病症有:枕下痛,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急慢性颈腰痛疾病。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4.产后盆底肌修复:盆底肌修复是指通过科学训练、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恢复盆底肌群的力量、弹性和协调性,以改善因盆底肌损伤或功能减退导致的症状。以下人群或症状需考虑盆底肌修复:顺产或剖宫产后产后女性、长期腹压增高者(慢性便秘、肥胖、长期重体力劳动)、计划二次妊娠的女性(强化盆底肌以减少再次损伤风险)、运动员或舞蹈从业者(高腹压运动可能加速盆底肌劳损)。产后42天至6个月效果最佳,但任何阶段开始修复均有益处。 

图片33(1).png

5.产后手法骨盆修复:产后手法骨盆修复是一种通过推拿手法帮助产妇恢复骨盆解剖结构、改善关节功能及周围软组织状态的治疗手段。其核心目标是纠正因孕期激素变化和分娩过程导致的骨盆带错位、韧带松弛、肌肉失衡等问题,从而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力线并预防远期并发症(如尿失禁、慢性腰痛等)。常用于治疗孕期或产后出现的骶髂关节疼痛、耻骨联合疼痛、尾骨痛;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倾斜或旋转;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体态异常,如产后“假胯宽”、臀部扁平、大小臀等;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若有上述相关症状,建议在产后6周(经医生评估无禁忌后)寻求专业推拿医师的治疗。

图片34.png

6.针灸美容:紧致面部轮廓;均匀肤色,淡化细纹,改善暗沉、黑眼圈等肌肤衰老问题;增强抗氧化能力,令肌肤亮白、红润有光泽;促进淋巴循环,消除面部水肿;缓解头痛,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