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针法源于《黄帝内经》中五刺法,强调“轻”和“快”,轻者,刺激量小,取穴少,快者,进出快,起效快。针具源于古代“九针”,并借助现代材料和工艺,兼具硬度和韧度,针对各种痛症的一种无痛治疗方法,是中医守正创新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一、岐黄针治疗疾病特点:
①取穴少,每次治疗仅取2~3个穴;
②不留针,得气即止,单个穴位的操作时间10余秒;
③高效可以基本达到针去痛减或痛消,且在对上万多例的痛症患者观察中可以发现,其显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④临床上适应证广泛从目前的临床病例分布来看,除了痛症外,这种方法对于很多内、外、妇科疾病,如帕金森病、中风、排尿功能障碍、末梢神经病变、手术后癜痕效应等,也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目前,国内外有众多针灸医师在临床操作中广泛使用岐黄针疗法,并取得了卓越的临床效果,希望岐黄针能造福更多的医患,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二、岐黄针适用范围:
各种痛症,如颈椎病,肩关节痛,腰痛,膝关节痛,踝关节扭伤,头痛,落枕,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腱鞘囊肿,呃逆,胁痛,排尿困难,带状疱疹,帕金森,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三、岐黄针所需资质
本项目按照行业规范,具备针灸医师的资质,经过培训后即可进行,无需特殊资质。我科徐尤升医师2023年6月至2023年9月参加由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主办的岐黄针进修学习班,顺利完成进修任务,经考核后取得进修结业证。进修结束后多次对本科医师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的培训基考核,使本科针灸医师均具备相应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