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
国家级“一级癫痫中心”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3个
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
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
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信息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医院荣誉
医院宣传视频
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便民服务
自助服务
医保服务
出诊/停诊信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健康宣教
党群工作
党组织简介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特色医疗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特色疗法
专病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特色护理
科室介绍
重点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急诊
医生介绍
专家团队
名医名家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医学教育
针推教学
进修报名
进修公示
进修下载中心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公示公告
医疗收费公示
预决算公示
招采专区
招标采购
供应商须知
下载专区
医护园地
医护风采
护理动态
联盟工作
专科联盟
专家团队工作站
对口帮扶
医院招聘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中医针灸重点专科研究室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日期:2025-04-09

(一)我专科研究室所有成员,经过努力对针灸科优势病种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我研究室工作情况及工作效果总结如下:

一、针灸治疗脑病组

本组在潘雷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重点对中风病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了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并用的原则对中风病的难点进行了研究,临床难点解决如下。 

1.中风病人出现卒中后抑郁、焦虑及精神障碍,较难纠正,影响康复效果。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经过临床治疗总结,结合文献整理发掘,中风后强哭的症状是肺脏气机的异常导致的,《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肺则悲”悲为肺之志,肺脏气机失调故见善悲欲哭,故宜调畅气机,可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桔梗性味辛苦,入肺经走上焦,善“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为众药之舟楫,甘草性味甘平,入走十二经,不仅补虚益气,且能“通经脉、利血气”泻肺中伏火,此方可条畅肺之气机,可泻木火,刑金之伏火。中风后强笑的症状由心火旺导致,《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笑为心之志,心主笑,心火旺则喜笑无常。在强笑的治疗上,宜泄心肝之火,方选黄连解毒汤,方中大苦大寒之黄连轻泄心火,以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 栀子泄三焦之火,此方以泄心火为主,兼可清肝火, 从心肺之分,屈曲下行,从小肠膀胱而出。情绪障碍焦虑抑郁者,配合阿米替林 25mg bid口服,个别不耐受者改为每晚服用阿米替林或改为舍曲林口服,配合针刺四神聪、百会,针刺采用透刺法,四神聪穴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百会穴,配合针刺病灶部位体表投影区,通过CT扫描定位描记颅表区域,并进行针刺。

2.痉挛性偏瘫影响运动功能恢复,针刺不当容易诱发痉挛出现。

解决思路:①强调早期康复介入,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早期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抗痉挛模式(RIP)训练,在痉挛期减少单纯的肌力训练,防止诱发或加重痉挛,针刺前仔细评估痉挛肌群,选穴可以根据“张力平衡针法”主要选取拮抗肌群,同时选穴宜少、手法宜轻。③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抗痉挛支具及物理因子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等。

二、时空针灸治疗杂病组

本组在左政教授和包雄英主治医师带领下,重点对中风病后失语症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了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并用的原则对相关难点进行了研究,临床难点解决如下。 

难点:针灸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研究方法、质量、规模、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足,导致结果不一致或难以比较。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目前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完善和系统,需要进一步深入和规范的研究。时空针灸作为一种特色针灸疗法,其理论和实践都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本组拟以时空针灸为主要手段,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采用多种评价指标,从神经功能、语言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观察时空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时空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方案,为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提供更加科学、有效、规范的依据。目前课题已经设计,拟近期开展临床相关研究。

三、小针刀治疗痛症方向

本组在袁恺院长带领下,重点对痛症、眩晕等临床难治性疾病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对相关难点进行了研究,临床难点解决如下。 

难点:小针刀治疗疼痛及眩晕临床效果较好,但其机制不清,导致疗效的提升遇到瓶颈。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明确取穴部位的解剖,了解局部神经、血管、筋膜及穴位、经络的关系;系统梳理总结小针刀治疗偏头痛、颈椎病、网球肘、腰痛、眩晕等疾病的临床操作流程;申请临床课题,争取更多的循证证据支撑。

四、针灸治疗面瘫方向

本组在兴滇名医刘自力教授带领下,重点对面瘫、面痉、面痛等临床难治性疾病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对相关难点进行了研究,临床难点解决如下。 

难点:面瘫日久或者是由于早期失治、误治,致面肌倒错等面瘫后遗症。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依据其正气亏虚、余邪阻滞、经络不通的基本病机,采用通经排刺针法以增温经通络之效,使“气至病所”,发挥针刺“通经脉,调气血”的作用,但注意此法宜轻柔、表浅,同时配合手法舒筋通络。申请临床课题,争取更多的循证证据支撑。目前本组购置红外热成像系统一台,用以协助证型的辨别,对针刺及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室下一步研究计划

依托各组,下一步将修订第一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方案,解决难

点问题、提高临床疗效;设计临床研究,积极申请院校联合基金、中医联合基金等项目支持,开拓针灸临床领域和范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充实更新治疗手段;进行脑病的文献挖掘,完成文献挖掘2项;完成各组人员配置,加强院院合一力度,争取更多教编员工进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