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血肿碎吸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很高,常发生于50~70岁年龄段,男性略多,春冬季易发,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头痛、呕吐、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是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目前急性期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血肿碎吸术可减轻病人负担,是近年来简化和发展了立体定向吸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术式。 由于该术式简易,适用于年老体衰、多合并症患者,尤其适用于丘脑等深部血肿。和开颅术比较无论在病期、血肿量、出血部位及年龄条件上均可较大地扩大手术适应证。辅于中医中药针灸康复提高疗效,患者较快康复恢复肢体功能。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由于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一种方法,已被证明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国外已开展50年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将关注脑血管病的重点前移,预防脑梗塞的疏通式手术。一般这一手术是在患者已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等临床症状之后。脑血管疾病是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种族,脑血管意外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患者120万-150万人,死亡80万-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在脑血管意外中,缺血性脑中风占75%-90%。而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闭塞致使脑组织缺血乃至坏死。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关注的重点多放在发生中风后的治疗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则是把关注的重点前移,即中风发生前的预防上。预防缺血性脑中风一般可采用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置放术。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子常见疾病之一,为前列腺的一种良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与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病变起源于后尿道黏膜下的中叶或侧叶的腺组织、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形成混合性圆球状结节。以两侧叶和中叶增生为明显,突入膀胱或尿道内,压迫膀胱颈部或尿道,引起下尿路梗阻。病变长期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还可并发结石、感染、肿瘤等。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转变和造成胆汁瘀滞的原因均会导致结石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1.胆绞痛;2.上腹隐痛;3.胆囊积液;4.其他: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比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
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疝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
尿系结石是我国常见多发疾病,特别是南方地区高发,我省为泌尿结石高发省份,多见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泌尿道结石经常会肾绞痛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肾功能,并发感染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钬激光及时有效碎石取石,配合中药调节预防结石复发是治疗泌尿系结石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