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针治疗延髓麻痹”
延髓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疑难重症,西医目前多用鼻饲营养维持生命。 我科引用全国著名针灸大家高维滨教授的项针治疗延髓麻痹治疗中风病引发的吞咽障碍。
1991年,高维滨教授开始深入研究假性延髓麻痹的治疗,依据针灸“近部取穴”的原则,选取项颈部腧穴,因此称此项疗法为“项针疗法”。当时主要是对项颈部原有腧穴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经过两年研究,发现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等穴位对该病症有一些疗效,但总有一部分较重的鼻饲患者疗效不满意。分析后认为,治疗该病首先应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再重新建立吞咽反射和构音功能。提出了治本的腧穴为风池、供血、翳明,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治标的腧穴廉泉、外金津玉液、治呛、吞咽1、发音穴,可以改善和恢复吞咽和发音功能。其中,供血、治呛、吞咽1、发音穴为创新穴。同时观察到大部分患者经两周治疗后,后头部的白发转黑或生长出新发,老花眼有明显好转,证实了该组穴位确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功效。
真性延髓麻痹的治疗是难中之难,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穴位对真性延麻痹疗效不显著。从1997年开始,高维滨教授到解剖室解剖并观察了项颈部的结构, 又在X线下观察到真性延髓麻痹病变部位在咽腔吞咽期,而假性延髓麻痹病变部位在口腔吞咽期,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穴位解决不了咽腔吞咽期的吞咽功能障碍。于是高维滨教授又提出了治呛、提咽、治反流3个新穴,并且观察到真性延髓麻痹病变部位多为单侧,无须针刺双侧,针刺双侧反而不利于病侧的快复。经对6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总有效率达96.66%,结束了真性延髓麻痹不能治愈的历史。2000年,“项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成果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因其学术水平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而得到国内中西医专家的一致认可;2004年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5月,该项技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 其治法已被收入《中医临床路径》。该技术由我科引进运用。
治疗病种:脑梗死、脑出血引发的吞咽障碍。
3、时空针灸是一种新针法,为朱勉生教授所创,其要旨是将具有记忆功能的时间穴位和具有同构功能的空间穴位组合在一起,运用特定的施治方法和针刺顺序,构建沟通内外的气场,从而获得调动人体自愈功能的场效应。
等理论在针灸学的原创核心地位进行了系统论证,特别是将它们的临床可操作性尽致发挥,使时空针灸各法成为沟通天人、运用能量信息时空针灸学对中国古代科学天人相应的时空模式阴阳五行、六十甲子、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治疗疾病的利器。时空针灸学包括4个系统的内容:时空针灸子午流注纳甲法、时空针灸子午流注纳子法、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时空针灸飞腾八法。
时空针灸学疗法的适应病症主要有:1) 各类痛症:新症旧症疑难痛症;2) 精神心理创伤引起的心身疾病;3) 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缺损的疾病;4) 综合性疑难疾病;5) 不育、不孕症、小儿脑瘫等肾命先天系统病症;6) 支持癌症放化疗,减轻毒副反应;7) 各种手术的前期准备和后续恢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