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从四川来昆明旅游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紧急送至云中二院急诊科就诊。入院时,患者表现为喘促、烦躁不安,经胸部CT检查显示桶状胸,未见明显急性感染征象,动脉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
急诊动脉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
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症等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危重。急诊科医生评估后以“肺性脑病”将其转入肺病科进一步治疗。因患者病情复杂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引进人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博士后夏世金教授亲自为其进行查房并指导治疗。
夏世金教授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排除了肺栓塞和脑血管意外等可能性,初步判断为痰栓阻塞气道。在内科副主任李欢医生的协助下,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床旁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发现主支气管及各段支气管内积聚大量白色脓性分泌物,经生理盐水灌洗及吸引后,气道恢复通畅。
气管镜下主支气管及各段见大量
白色脓性分泌物。
夏世金教授指出,对于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针对该患者,团队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医方面,根据患者舌苔脉象辨证为“喘证-痰浊阻肺”,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以祛痰降逆、宣肺平喘,并辅以隔物灸法等中医特色疗法;西医方面,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呼吸康复锻炼。经过一周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科建有夏世金博士后团队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工作站、首都名中医董瑞(肺结节与肺癌防治)研究工作室。常年开展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呼出气一氧化碳检测等多种专科诊疗手段,通过传统中医药诊疗与现代医疗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方法和手段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结节、肺炎、肺癌等常见肺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