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
国家级“一级癫痫中心”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3个
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
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
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信息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医院荣誉
医院宣传视频
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便民服务
自助服务
医保服务
出诊/停诊信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健康宣教
党群工作
党组织简介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特色医疗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特色疗法
专病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特色护理
科室介绍
重点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急诊
医生介绍
专家团队
名医名家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医学教育
针推教学
进修报名
进修公示
进修下载中心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公示公告
医疗收费公示
预决算公示
招采专区
招标采购
供应商须知
下载专区
医护园地
医护风采
护理动态
联盟工作
专科联盟
专家团队工作站
对口帮扶
医院招聘
招聘信息
报名入口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身为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是一所以血栓病防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为特色的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急救为一体的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始建于1970年9月, 1990年3月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血栓病医院”牌子,1995年评审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15 年省卫计委复评审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18年6月移交至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和云南中医药大学,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由综合医院变更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省唯一的省级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2020年7月与学校针灸推拿康复学院“院院合一”,形成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血栓病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和针灸推拿康复学院“四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行模式。


现有土地面积74.22亩,其中东部菊花村院区5.82亩,西部黑林铺院区68.4亩,编制床位405张,设有44个职能和临床科室,14个教研室和1个针灸推拿康复研究所,对4家中医医院进行对口帮扶。


有国家级项目中心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云南省推荐项目科室3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云南省推荐项目科室4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云南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2个,省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是120的东区急救站,是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云南省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云南省区域中医(脑病)诊疗中心、云南省区域中医(康复)诊疗中心、云南省中医(康复)示范基地、云南省中医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云南省中医脑健康与认知障碍防治试点建设单位、云南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神经内科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共建合作单位、云南省昆明市溶栓救治任务地图中的八家医院之一。


拥有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上下肢康复机器人、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眩晕症诊疗系统)等先进的诊疗设备。


截止2024年7月,在职职工520人,正高17人,副高75人,博士19人,硕士1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1人,享受云南省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云南省名中医1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1人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3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4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卫健委高层次中医药后备人才2人,建立了国医大师张震传承工作室、朱勉生专家工作站、梁繁荣专家工作站,促进了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


承办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养生学四个本科专业和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两个硕士学位点,中医康复学、中西医结合脑病学是云南省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截止2024年5月,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及中医学学位点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在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84名。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7项,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SCI源、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奖励6项(含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转化1项,编写教材30部,在建云南省高校针灸推拿防治脑病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高校针灸防治神志病创新团队,建成康复临床技能实验实训模拟交互教学平台和中医康养实训平台,立项质量工程15项、校级重点课程7门、在线课程1门。


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医、教、研、管、对口帮扶、医德医风等工作紧密联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秉承“崇德精医、传承创新”的院训,以临床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动力、康养服务为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锐意进取,全面开启医院发展新航程。


(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