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依托于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康复学院“院院合一”的优势,集中了多位云南省针灸界顶级的专家,在人才、学术、临床的雄厚积淀下厚积薄发,发展前景广阔。
定位于“针灸治疗脑病”的学科方向,科室以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为抓手,以“患者、疾病、功能”为导向,围绕中风病、面瘫病、眩晕病、心身疾病等优势病种进行了一系列专病专科建设工作,不断优化临床中西医诊疗康复方案,进一步发挥云南省针灸学会会长单位的资源优势,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云南领先的中医特色优势专科。
基础设施及专科设备
科室除传统针灸科设备外,还具有高精度tDCS经颅直流电仪器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智能牵引床、微波治疗仪、近红外线灸疗仪、中药熏蒸仪、生物反馈治疗仪、智能整脊脉冲枪等专科设备。
业务开展及服务能力
科室前期优先开展了针刺为主治疗中风病、面瘫、眩晕、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日常诊疗,后围绕先期优势逐步开展以针刺为主,综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脑病)和疼痛性疾病的特色业务。
开展的业务包括中医特色疗法及西医康复疗法,如时空针灸、针刀、普通针刺、电针、穴位注射、头皮针、穴位埋线、耳针、火针、三伏贴、tDCS经颅直流电技术、内热针、灵龟八法开穴、灸法、拔罐、牵引、中医推拿治疗、中低频、中药热奄包、红外线、穴位贴、中药封包、督灸、中药塌渍、中药熏蒸、微波治疗、中药膏摩、放血疗法、冲击波、生物反馈治疗、整脊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训练、肌力增强训练、中风后遗症推拿治疗等。
诊疗水平
病种上:重点发展脑病方向(包括中风病、面瘫病、眩晕病、失眠症、心身疾病等)、疼痛性疾病方向(包括颈椎病、下背痛、肩周炎、肩袖损伤、运动损伤及其他常见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及内科杂病方向(包括绝经期综合征、癌症术后、功能性胃肠病、月经病等)。
技术上:以针灸科常用技术为核心,引进新技术和新理念,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引进康复评定体系作为针灸治疗效果的相对客观标准,使针灸治疗效果的判断更加客观标准,同时积极探索两种体系的有效并用及融合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理论上:学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优势技术及优势病种,我们积极从理论上对上述病种及技术的优势及结合做出了一些;制定了中医治疗脑病、颈肩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胃痛失眠等内科疾病的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
人员队伍及科教水平
科室具有完备的医师人员结构,目前团队有人员15名(医编9人,教编7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职 5人,初职 3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7人,学士学位 4人。团队有来自“院院和一”的教学相关医师,具有省内最好的针灸学师资教学力量,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支持,具有较高的科研教学水平。目前,团队汇集了云南省针灸学会会长、云南省名中医姜云武教授、兴滇名医刘自力教授及省内著名针灸专家,刘海静教授、左政教授、魏建文教授等一大批优秀的针灸临床专家。
门诊地址:官渡区东郊路161号门诊部3楼318室;
科室电话:0871—63302741。